小得盈满
\n文/张绍琴
\n母亲居住的楼栋前的枇杷树,今年又结果了。枇杷不大,皮色半青半黄,挂在枝头,像是谁家孩子用彩纸折的小灯笼,风一吹,便摇摇晃晃地显出几分欢喜来。
\n这棵枇杷树是野生的。也许是鸟儿衔来的种子落到草丛中长成,又或者是吃着枇杷的路人随手一扬,将果核扔到矮墙内的泥土中。总之,乱草丛中竟然长出一株小苗,有点一枝独秀的意思,叶子呈现出漂亮的椭圆形,表面有清晰的纹路,大家都认出这是一棵枇杷树。不几年,小苗就长得高过人头。冬天,别的草木都在打盹时,它瘦弱的枝上竟开出零星的小花。花谢后,枝头便挂上了一颗颗小青果。
\n母亲时常站在阳台上看这些枇杷。它们慢慢长大,生得并不匀称,大小不等,有的半边黄半边青,有的顶上还带着疤痕,是幼时被虫子啃过的痕迹。然而它们依然在长,在阳光下一天天饱满起来。
\n5月后不久,母亲说枇杷成熟了,可以摘了。我笑母亲:“这般小的枇杷,不酸掉牙才怪。再说除去果核能吃上几口?白费力气。市面上卖的大枇杷多了去了,花不了几个钱。”母亲当然不会听我的,那是她天天看着长大的枇杷,和市面上卖的味道不同。
\n几天后我去看母亲,茶几上的果盘中装着半盘枇杷,个头小,色泽不均匀,好多还布满褐色的疤痕,一看就知道是从楼下那棵野生枇杷树上摘的。母亲招呼我:“你尝尝,看着不好看,吃起来味道可好了。”我有些不屑,但拗不过母亲,随便拿起一颗,剥皮,做好了咬一口就扔掉的准备——咦!酸中带甜,酸是正常的果酸味,甜是有着对比度的清新爽口的甜,或许是小果实凝聚了更多的日月精华吧,竟然比市面上卖的大枇杷更有味道。母亲眼巴巴地盯着,等着我确认,“没骗你吧?好吃吧?”我吐掉果核,吃完整颗枇杷,嘴上却不服气,“味道还是可以,就是个头太小了,吃不上两口。”母亲嗔笑道:“你就知足吧,又想味道好,又想个头大,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?”
\n我想起幼时在乡下,院中有棵梨树,结的梨子也是特别小。每到成熟时,母亲便唤我们几个孩子去摘。梨子虽小,我们却吃得津津有味。如今想来,那滋味留下的印象竟比后来吃过的任何水果都要深。所谓幸福之感,大约就是如母亲所言,不在物之大小,而在心之满足。
\n傍晚时分,我坐在阳台上喝茶。夕阳透过枇杷树,涂成一地斑驳的光影。微风过处,树叶沙沙作响,树梢残留的几颗小枇杷轻轻摇晃,仿佛在向我诉说它们小小的喜悦。
\n我想,这便是生命吧,纵有残缺,亦不碍其盈满。就像这棵野生枇杷树结出的小枇杷,虽不及市场上的枇杷光鲜亮丽,但却自有其过人之处。
\n世间万物,也未必皆要以大为美。牡丹固然富丽,山花亦自风流;江河固然壮阔,小溪亦足清心。人生在世,所求何物?广厦千间,夜眠不过八尺;良田万顷,日食不过三餐。知足常乐,很多微不足道的小欢喜,已足以填满心中的空隙。
\n母亲爱房前这棵野生的枇杷树,或许爱的正是这小而盈满的意趣吧。
\n小得盈满,才是生活的真谛。
\n(作者系重庆市綦江区作协副主席)
\n版面欣赏
\n
配资公司选择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